



今天看完了阿尔贝·加缪的《快乐的死》。这本书是上个学期图书馆借的,看了一半,今天把剩下的一半看完了。这本书作为《局外人》的前身,想通过梅尔索的经历告诉我们如何追求快乐。
一开始的梅尔索日复一日的从事八小时的工作,感觉活着缺乏意义,或者说感受不到快乐。想要自由。于是他把一个残疾富翁给枪杀了,并拿走了他的金钱。获得了自由与时间,但是并非就能感觉到了快乐,即使好像得到了所有想要的东西。
借用梅尔索说的话:“错就错在误以为人必须选择,必须做想做的事,以为快乐是有条件的。可是呢,唯一重要的,只是追求快乐的意志,一种永远放在心上的强烈意识。其余的,女人,艺术作品,或者世俗的功名,都只是借口,那是等着我们去织绣的空白绣布。”
看完之后我不是特别能够理解,不知道梅尔索的行为是否符合《西西弗神话》中荒诞人的形象。他显然是认识到了世界的荒诞,在反抗的过程中,做到了“唐璜主义”般的尽可能的去爱,后面就不知道了。前期主要在斗争中思考,或许后半段找到了反抗的方法,我也不清楚。
以后再重读一遍吧,这是我大二读完的第一本书。从去年开始《唐吉坷德》一直在陆陆续续的看,但也才看了300也左右,上册都没看完,希望下一本看完的书就是《唐吉坷德》吧。
近期还重温了一遍《斗破苍穹》,这种小说我再也不会再看第三遍,主要是前段时间情绪太低迷,什么事情都不想做,不知道以后怎么样。今天看完《快乐的死》,我也没感觉到快乐,但至少不想再熬夜看网络小说了。
不知不觉明天就是12月了,明天也是希希8岁生日,但我有事没回去。
再之后呢,就不想知道了。
Comments 1 条评论
test